湖北省人民政府  |  襄阳市人民政府  |  樊城区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度关注 | 凝聚构建全球科学共同体之力
2022年11月07日 09:34 樊城区纪检监察网 点击量:
【字号: 】【打印】【发表评论

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举办 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位顶尖科学家出席
深度关注 | 凝聚构建全球科学共同体之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杨文佳 陈昊 自上海报道

  11月6日,主题为“科学向新 共创未来”的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颁奖典礼。图为当日,2022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得主、美国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家迈克尔·I·乔丹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新华社发

  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11月6日至7日在上海举办,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位顶尖科学家以线上或线下形式出席论坛,其中包括27位诺贝尔奖得主。

  行至第五年,这场科学盛会在全球科技交流合作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关注讨论了哪些热点议题?对于中国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有何推动作用?记者采访了相关科学家与参会人员。

  聚焦解决人类发展共同问题,“论坛影响力进一步深入全球科学共同体”

  “多想想怎么向海洋、向风能和热能挖掘能量……”11月3日,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现身本届论坛前期预热活动——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的首场论坛,通过各种数据揭示气候变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并建议加强经济转型。

  这是莱维特连续第五年来沪参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是中国的一项创新之举,目前全球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论坛能像这样集聚几十位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沃尔夫奖等国际科学大奖得主,在一个会场内发表演讲并进行跨学科交流。”迈克尔·莱维特说。

  今年是疫情以来海外顶尖奖项得主线下参会人数最多的一届。同时,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的会员已达162人,其中诺奖得主68位,科学家会员覆盖全球25个国家、80所顶尖实验室和研究机构。

  秉承“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宗旨,论坛自创设之初便以链接世界顶尖科学,促进国际科学界高端对话,协力解决人类发展共同问题为目标。历经5年时间,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已发展成为全球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科学界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聚焦热点问题进行跨界研讨提供了重要载体。

  本次论坛上,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在开幕式上颁发,美国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家迈克尔·I·乔丹获得“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德国生物化学家迪尔克·格尔利希获得“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希望顶科协奖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科学大奖,表彰那些做出了极其重要的科研成果或取得关键发现,目前虽未被国际科学界广泛认可,但理应值得被认可的优秀科学家群体。”顶科协执行理事长吴向东说。

  “眼下,科学期刊正面临创新与变革,全球科学界需要一本全新期刊来引领未来科学发展。”顶科协上海中心秘书长于利成透露,顶科协将于明年创刊首本学术期刊,联合国内外顶尖学术机构和科学大家,使论坛影响力进一步深入全球科学共同体。

  粮食多样化破解生存困境、碳捕捉利用“变废为宝”……“要鼓励全球化,找到解决方案”

  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病毒肆虐、粮食危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始终是一个关键变量。在本届论坛上,各国科学家不约而同聚焦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议题,并强调,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跨界、跨国、跨时空的科技合作,做好未雨绸缪。

  “粮食不安全的人口从原来的8亿人上升到了11.2亿人,这是新冠疫情当中全球遇到的最大挫折。”2000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古尔杰夫·库什说,粮食的多样化是解决人类生存的“密钥”之一,运转良好的粮食体系是人类健康幸福、各个经济体发展的关键。“一方面,植物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正在跨界紧密合作,利用分子培育、基因工程、基因编辑技术改良物种促进多样化。另一方面,科学家推动建设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将种子储存在永久的冻土环境中,为全球植物种子保存‘备份’以应对天灾人祸。”

  如何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维持转型期能源供应稳定,还要持续减少碳排放,是亟待解决的前沿问题。核聚变、海洋能源、水热能……随着低碳转型推进,这些“脑洞大开”的能源形式已经离人们不远。

  “未来能源有哪些?其中一种就是海洋能。”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说,海洋蕴含着波浪能、潮汐能等丰富而清洁的可再生“蓝色能源”,规模几乎相当于现有能源总量的3倍。“理论上,差不多山东省面积的海洋产生的电量就相当于全国的用电量。”

  而在一些科学家看来,彻底解决能源危机及全球变暖的方案还得依靠可控核聚变。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盖姆表示,未来需要新的核能来抵消当前的能源碳足迹。作为“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技术突破很可能提前出现,作为后期重要的能源形式并非“天方夜谭”。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除了从源头上替代化石能源的使用,也需要对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封存再利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冠名讲席教授奥马尔·亚基表示,碳捕捉通常在两种浓度情景中进行,一种是在碳浓度5%到16%时,像燃烧石油、天然气的时候;另一种则是从大气里直接进行碳捕捉,这时的浓度只有0.04%。“现在一些高效材料已经可以实现很多周期的碳捕捉。”

  除了捕获封存减少排放,二氧化碳也可以转化为再利用的资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介绍,利用二氧化碳可以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量,并能进行发电、应用于地源热泵等领域,相关研究已在推进,“此前中国科学家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葡萄糖等。”

  与会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前所未有,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社会各界应该携手共同推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们要鼓励全球化,找到解决方案。”迈克尔·莱维特说。

  以“大师”孕育“未来大师”,“未来的进步必将由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完成”

  青年,是本届论坛上科学家提到的高频词。11月5日,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发布倡议,致力于通过“前辈科学家们”带教传承、合作项目、国际交流等,大力扶持青年科学家成长。作为每届论坛的保留节目,面向青少年的标志性活动“科学T大会”吸引了众人关注。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高一新生徐圣桀今年第一次参加“T大会”,却已经第三次见到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佳家。徐圣桀说,上次与董老师的交谈解决了她试验项目的一个困惑,才使试验成功,获得了参加此次会议的资格,这次她依然有一个问题想请教董老师。与徐圣桀同校的褚诗语称,她对自然生物感兴趣,有个困惑想向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请教。

  “提问精神很重要。”迈克尔·莱维特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一个好的科学家一定像5岁的孩子一样对每件事充满好奇,不要对周遭的事物保持百分之百的肯定,那些作出伟大贡献的人一定是乐于发问的人,所以科学的一切都源于提问,然后再探索。未来的进步必将由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完成。”

  汪品先院士的观点与迈克尔·莱维特不谋而合,“我曾长时间思考海水中碳的长周期问题,当时以为在一本书里寻找到了答案。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错的,但它使我迈开了探索的第一步。科学就是要在否定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开拓者都是少数,科学是多数要服从少数,所以科学创新非常难。”汪品先分享道。

  在会议现场,褚诗语终于向汪院士提出了她的问题:“海洋石油的挖掘会对海底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吗?又有哪些措施能防止石油泄漏等事故的产生?”

  “很好的问题。世界上石油主要发展方向都在海底,而且是深海。但是深海人类知道的太少了,在挖掘过程中也有事故产生,所以吸取经验教训很重要,一边学一边走。”汪院士答道。

  会议结束后,徐圣桀激动地说:“我这次想问董佳家老师的问题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研究的‘点击化学’能否应用于更多的合成方案,以及我们需要对此做出什么改变。听了董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点击化学是模块化的另一种体现,人们只需要通过拼接小单元就能快速高效地合成新的物质。在未来,这肯定是合成方面想要达到的目标,虽然未必所有的物质都能满足,但我们可以继续尝试,不断试错,得到更高效的合成。”

  “我将来想做生物化学领域的科学家。我认为科研是一种态度,它是一种了解世界的方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即使最终没有达到理想结果,过程已经非常有魅力了。”谈及梦想,16岁的徐圣桀认真地说。

  本次“科学T大会”上还启动了“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借助世界顶尖科学家资源,推动面向未来、接轨国际的青少年科创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推进青少年科创教育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溢出效应”成果斐然,“更广泛地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科技界力量”

  在上海浦东新区的滴水湖畔,一只“白鹭”面朝湖心展开双翼,蓄势翩飞,这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11月4日下午,论坛永久会场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启用,海智国际研发社区也同时揭牌。以此为标志,集聚全球顶尖科学资源的科学社区从蓝图变为现实。

  作为全国首个“科学家社区”,到2025年前,顶科社区内将有多个联合实验室建设和全面启动,吸引世界顶尖科学家入驻。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国际创新协同区将引进建设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科学家工作站30家以上,集聚各类人才3万到5万人,新增企业和研发机构1000家。

  纵观全球科技发展,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协同创新、合作创新、开放创新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凝聚了一批具有全球视野、领风气之先的战略科学家,实行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溢出效应”成果斐然——

  聚焦疾病研究和预防,国际联合实验室论坛呼吁建设人类基因组表型平台,通过加入更多类型人口,建立全球性的表型组银行,用于疾病研究、转化医学和健康管理;

  牵手顶尖高校和知名企业,广泛链接国际科研和协作链条,构建高层级产学研生态,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谋发展;

  发出《亚太地区未来科学与技术发展2022上海倡议》,致力于通过基础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培育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动能,促进受新冠疫情影响的地区加速恢复经济和社会发展,使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共享科技成果;

  ……

  “论坛的设立是一个创新之举,体现了中国对科学的重视和对世界开放的态度。”正如迈克尔·莱维特所说,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创设和发展,正是我国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参与涉及科技的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114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启动5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同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中亚、中东欧共建5个国家级区域技术转移平台……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在更高水平上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提供支撑,与各国携手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

  “希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为世界各国的科技工作者搭建持续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践行推动基础科学、倡导国际合作、扶持青年成长的三大使命,面对人类前进道路上的重大挑战发出科技界强劲有力、远见卓识的声音,更广泛地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科技界力量。”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涓涓细流汇集成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框架下,国际交流与合作必将奔涌向前,奏出一曲宏大而充满生机的科学之歌。

[ 信息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管理
版权所有:中共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樊城区监察委员会 鄂ICP备16000046号-1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高庄街8号樊城区纪委监委
邮政编码:4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