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管筱璞
图为近日,游客在湖南博物院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厅内参观展示的马王堆1-3号墓坑场景模型。
图为游客在湖南博物院沉浸式观看“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保存完好的墓葬结构及丰富的随葬品,完整呈现了汉代丧葬观念、生活方式;700余件工艺繁复、保存完好的精美漆器,展现了汉代漆艺的辉煌成就;数百件织精绣美的丝织衣物,证实了西方文献中“丝国”的记载;逾50篇“百科全书”式的简帛文献,传承了先哲们的学识与智慧;诡谲奇幻的彩棺帛画,蕴含了古人的升天幻想及永生渴望……
今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近日,湖南博物院完成了对马王堆汉墓文物的系统性清库,其中漆木器、纺织品、简帛三大主要门类共整理出26937件文物。马王堆汉墓因何被视作20世纪全国乃至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历经岁月沉淀,如何让古老文物焕发光彩?
“这是一个全国性协作研究、保护的典范”
湖南省长沙市东郊,地面有两个形似马鞍的土冢,过去有“双女坟”的传说,后来渐渐讹传为“马王堆”,相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家族墓地。
1971年底,湖南省军区366医院在此修建防空洞。施工时遇到塌方,工人用钢钎向地下钻探,钻孔随之冒出气体,试着用火一点,一道蓝色火焰升腾而出。
三天后,消息传到湖南省博物馆。专家们意识到,这里确有古代墓葬。当地把这样的墓叫作“火坑墓”“火洞子”,沼气的出现说明保存较好。经过慎重调研并报主管部门批准,湖南省博物馆于1972年1月启动对古墓的抢救性发掘。
一号墓呈方形,从上到下逐渐缩小,形似漏斗。底部摆放着长6.72米、宽4.88米、高2.8米的木椁。椁板一揭开,人们就意识到,几个月的付出没有白费。这是一个丰富的地下宝库,中央是巨大的棺材,四边的边厢里填满了珍宝。
人们在东边厢发现了一个漆鼎,打开盖子,只见下面是水,面上漂了一层藕片。据原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侯良生前回忆,著名考古学家王㐨赶紧端到中间来照相,“就这么一端一放,就剩下几片了。紧接着,马上送回馆里,没有了,变成了一锅汤。”
依次打开黑漆素棺、黑地彩绘漆棺、朱地彩绘漆棺与锦饰漆棺,一层层揭开厚厚的织物,所有人都惊呆了!墓主全身润泽,外形完整,关节仍可活动,皮下软组织柔软而富有弹性,头发、眼睫毛、鼻毛尚存,手指、脚趾纹清晰,就连左耳的鼓膜都保存完好。在她的食管、肠胃内发现了138粒半尚未消化的甜瓜子,推测可能因贪食甜瓜引发胆绞痛,继而诱发冠心病猝死,年约50岁。
外界一直好奇遗体为何能历经千年而不腐,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一是深埋,墓坑深16米,封土高4.5米;二是密封,木椁用70块巨木拼合,四层套棺榫合紧严,密不渗漏,椁外填塞5000多公斤的木炭和1米多厚的白膏泥,可以防潮、防渗透,形成恒温恒湿、无菌缺氧环境;三是防腐,棺内40多公升棺液,经化验含汞化物和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具有轻度杀菌防腐的作用。
“马王堆一号墓的惊世发现,引起中央关注。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调集全国各领域的专家协同发掘马王堆二号墓和三号墓,开创了我国考古史上多学科结合、多单位协同的范例。”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喻燕姣说,当时成立了中国考古学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一个领导小组,名单经过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
“二号墓的最大价值,就是三颗印章。”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周世荣曾表示。马王堆墓主的真实身份过去一直是个谜,凭借这三枚小小印章,终于证实墓主为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
最终,一号墓共出土漆木器、纺织品、帛画等珍贵文物1000多件(套),墓主轪侯夫人辛追遗体保存完好。二号墓出土文物200多件(套),三号墓出土漆器、简帛、丝织品、兵器等文物1600多件(套),其中13万多字内容丰富的帛书,填补了历史空白。经研究考证,多数学者认为三号墓墓主为辛追之子、第二代轪侯利豨。
“这是一个全国性协作研究、保护的典范。”在原湖南省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陈国安看来,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工作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比如,丝织物的研究分析集中了上海纺科院等一流科研单位专家;漆木器保护集中了国家文物局原文保中心专家;植物、动物标本的鉴定,由原国家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专家负责;古尸的解剖由原湖南医学院及北京知名专家承担。
“这是一次于特殊年代、举全国之力的科学发掘,从那时起,对马王堆汉墓文物的研究,便成为考古工作者勤耕不辍的使命。”喻燕姣表示,马王堆汉墓是人们了解2200年前西汉初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宗教意识、风俗习惯和贵族风貌的窗口,被誉为汉初历史文明的标杆。在很多学术科研停滞之时,全国考古和多学科顶尖专家都汇集长沙,成就了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段传奇。
“马王堆汉墓有诸多看点”
薄如蝉翼,轻若烟霞,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令人惊叹。两件单衣分别重48克、49克,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最轻、最薄的珍品。由此可见,汉代长沙地区的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等一系列生产工艺水平高超。不仅如此,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纺织品品种涵盖了汉代所有的织物品种,如绢、罗、纱、绮、锦等。
枝蔓部分线条婉转,交叉处有明显断纹现象,可能是镂空版或雕刻凸版印制,蓓蕾、花穗和叶则具有笔触特征,应为描绘而成……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印花敷彩纱丝绵袍,使《考工记》“凡画缋之事,后素功”之说得到了证实。
陈国安回忆,王㐨先生当年提出,马王堆文物保护一定要吸取过去丝织物保护的教训,不能用化学合成材料,只能用天然的材料,且必须可逆转,即一旦发现加固保护材料对织物不利时,可以将其去掉。王㐨带着大家做了多次试验,买来生丝,用烧杯将丝胶煮出来,浓缩到一定程度,再兑一点酒精,喷涂到印花敷彩丝绸上面,效果很好。
“马王堆汉墓有诸多看点。”湖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段晓明表示,一是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包括纺织品24490件、简帛文物1430件、漆木器1017件,是各地发现汉代漆器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二是遗物保存最完整,马王堆一号、三号墓保存完整,即使是最易朽坏的漆器、丝织品之类,今人都能目睹原状,特别是辛追遗体保存完好;三是文物代表汉代最高工艺,比如素纱单衣,不足一两,代表西汉纺织技术巅峰之作,成为中国“丝绸之国”的实证;四是文物含金量高,出土的帛书《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天文学著作,T形帛画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里程碑,帛书《五十二病方》治疗痈病的方法比西方医学史上的记载要早一千多年,《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彩绘气功导引操练图,等等。
“汉代是漆器的黄金时代。”令周世荣印象深刻的是,马王堆漆器有很多中间色,比如绿有粉绿、深绿,红有朱红、紫红等,形成色阶,色彩比战国时期更丰富。变化多端的云气纹,配以艳丽的色彩,这批漆器出土时质地光亮照人,图案朴实大方,称得上精美绝伦,但多吸饱了水分。
“竹木漆器脱水保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是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胡继高生前回忆,马王堆曾出土一件六博棋具,破散严重,但盖子、盘、底、骰子、筹码等部件尚在,非常精致。他用了近一个月才脱水修复好,大部分保留原有胎骨,唯独棋盘更换了木胎,用特制的“三合一”胶将漆膜贴在上面。
漆器修复团队一起研究总结了不少经验,比如,含水量少的、摸上去比较硬、敲上去声音比较清脆、拿起来重量较轻的漆器,就让它慢慢地自然脱水。反之,则需要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
“漆器脱水方法和修复技术的出现,与马王堆等考古发掘中大量漆器的出土是分不开的。”胡继高过去常把文物保护工作者比作文物医生,治愈的“病例”越多,文物医生积累的经验也就愈多,对攻克疑难病症也更有利。
“文物研究理念和保护水平不断进步”
在CG(计算机图形学)特效下,木俑纷纷“活”了起来,或浅吟低唱,或翩翩起舞,西汉轪侯家族极富烟火气息的生活画卷,随之徐徐展开——
照容的镜子,理发的梳篦,束发的笄簪、丝带,盛放化妆品的妆奁,显示人们对于美的追求由来已久。从家禽野味到瓜果蔬菜、从五谷杂粮到各色调味品,竹简记录的菜肴品类繁多。小漆盘、漆耳杯上镌刻的“君幸食”“君幸酒”等字样,意为“请您吃好喝好”,是古今呼应的人文“密码”。
近期播出的8集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通过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创新再现马王堆汉墓发掘过程,解读其所承载的物质生活和哲学思想,呈现其在今人保护利用下延续不朽价值,引发热议。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陈叙良评价,“纪录片从马王堆讲到长沙国、讲到整个汉代中国,以及汉文化延续至今的强大影响,体现了一种家国情怀。”
“从过去的3000多件(套)到现在的数以万计,数字更加精准,反映出文物研究理念和保护水平的不断进步。”喻燕姣表示。
大量原本沉睡在文物库房的丝帛残片,也成为了研究人员关注的对象。2022年,研究人员在一块半个巴掌大小的残片上发现了“无”字的纹样,经过严谨辨认和排列,最终发现了重复排列的“安乐如意、长寿无极”八个字,这是已出土丝织品中发现最早的成句文字。其丝线巧妙运用丝纤维光泽和不同经线长度对光反射差异,营造出微妙的暗花效果,展现了2200年前中国在织造提花、丝织品上的高超水平。
让历史回温,为历史着色,当现代科技邂逅古老文明,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中,步入“时空”板块,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四方四厢的椁室,是古人对宇宙秩序的精妙诠释;转入“阴阳”板块,云气缭绕、如梦似幻,这里是古人对生命由死入生、逐步升华的浪漫想象,在镜面的重重幻影中,仿佛能感受到那股超越生死的力量,是对生命无尽的探索与崇敬;T形帛画,一幅连接生死、沟通天地的杰作,随着光影流转,一同经历一场由地入天的生命升华仪式……
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脉所系。一个家族的生老病死、烟火日常,一个王朝的灿烂文明、时代转向,从一支简里品盛宴,从一片帛中观宇宙,穿越千年时光,历史与现实再次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