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中提炼智慧,在生产中总结经验,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西瓜秧’式水利灌溉系统这一伟大创举,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领导人民战胜困难投入经济建设的真实写照……”近日,在襄阳融媒体热播的《薪火“襄”传——襄阳党史故事》第二季节目,讲述了“西瓜秧”式水利灌溉系统故事,其中蕴含的勤廉精神引发党员干部热议。
近年来,襄阳市纪委监委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整合各类资源,深挖廉洁因子,厚植廉洁沃土,推动廉洁文化浸润人心。
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单位同向同行。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文化战线人才多、资源富、平台广优势,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不断凝聚工作合力。由市委宣传部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清单,统筹安排全市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由市社科联围绕廉洁文化主题,开展专题理论研究,先后立项《新时代襄阳基层党建廉洁形象构建与评价体系创新研究》《襄阳历史名人廉洁文化研究》《襄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创新发展研究》等课题;由市史志研究中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推出《薪火“襄”传——襄阳党史故事》第二季节目,并启动《襄阳廉洁文化读本》编纂工作。
只有让群众喜闻乐见,廉洁文化才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该市纪委监委深耕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持续输出歌曲、视频、动画、小品、戏剧、剪纸等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产品,并通过市县两级新媒体平台广泛推广,同时纳入“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襄阳·好戏大家看”等文化惠民活动,联合市公交集团推出512路、51路等多条“清风廉洁号”“勤廉先锋号”公交线路,与市城管局协作在汉江两岸和桥梁巨幕刊播廉政标语和廉政动画,充分利用各类户外大屏、广告牌等播放廉洁文化作品,让群众在线上、线下潜移默化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在市纪委监委督促指导下,全市12个县(市、区)坚持内部挖潜、外部赋能,形成“一地一品一特色”廉洁文化品牌。枣阳市统筹家风家教实践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制作“清廉家庭文化云地图”。南漳县将“荷廉”“孝廉”“茶廉”“红廉”等阵地串点成线,形成廉洁文化矩阵。保康县对过渡湾清廉梅乡、庙坪村清风亭、程岐村奋斗馆、周湾村莲花池、庹家坪村红色文化馆等提档升级,形成以“红、文、孝、业”为核心的廉洁文化体系,从多个维度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挖地方特色红色资源、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全方位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并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切实让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活起来、热起来。”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喻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