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游客在山东美术馆参观体验“无限之海”沉浸式AI数字艺术展。 新华社发
2024年杭州文博会上,工作人员在演示利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对文物进行3D数字建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深圳举办的“敦煌美学与世界的连接”敦煌壁画数字艺术大型公益展通过精选40余幅数字化高保真的敦煌石窟壁画,以及专题展墙和多媒体产品,让观众近距离观赏敦煌文化艺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既为科技产品注入文化内涵,又深刻改变着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推动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围绕如何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科研部中心研究室副主任徐晓明。
1
更好地以先进适用技术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
记者:当前,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如何理解强调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徐晓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天然的联系。回望人类发展史,科技变革历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文化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创意源泉,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尤其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数字化变革。这些新技术既为文化的创作、表达和传播提供了新形式和更多的可能性,也对文化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文化领域必须加快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因此,我们说,推动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时代的呼唤,具有重要意义。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必须进一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强化文化赋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当前,以大模型、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快速迭代更新,为文化繁荣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机遇。科技赋能文化,可以有效提升文化创新的活力、广度和深度,使文化产品更具吸引力。通过不断加深文化和科技融合,可以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力,促进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可以说,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大趋势和关键,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重要因素,必须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从市场层面看,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更倾向于个性化、多样化、互动性强的文化体验,这种市场需求也推动了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文化和科技的融合能够创造出更多新颖、有趣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文化是重要领域,必须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以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与规范政策,积极寻求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路径,以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要加快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步伐,从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文化优势。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要求,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应如何理解“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的内涵?
徐晓明:数字化赋能指利用数字技术来增强文化建设效能。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整合和管理,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还能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文化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和便捷化,通过网络平台、移动设备等新兴媒介,使得文化传播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实现文化内容的个性化推送和广泛传播,实现文化的全民共享和多元化传播,从而提升文化产品的传播效率和社会影响力。同时,数字化赋能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更需要注重文化内容的创新与质量的提升。通过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新的文化产业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向更加智能化、高端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
信息化转型是指文化建设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全面升级。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建设从传统的线下模式向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转变。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文化领域的治理能力水平。例如,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文化内容的审核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信息化平台加强文化机构之间的协作与共享,形成合力推动文化发展。同时,信息化转型还要求在文化建设中注重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文化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数字化赋能与信息化转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数字化赋能为信息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数据资源保障,为信息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而信息化转型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治理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文化建设的数字化进程,是实现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化赋能与信息化转型是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应深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两方面建设的内涵和联系,以更好地指导文化建设的实践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快形成文化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2
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强调“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文化和科技融合催生出哪些新型文化业态,让您印象深刻?
徐晓明: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已不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实现了深度的化学反应。在这一过程中,一系列新型文化业态应运而生。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演播、数字艺术、数字印刷、数字创意、数字动漫、数字娱乐、高新视频等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些新型文化业态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试举几例:
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等先进技术,传统文化资源得以实现数字化呈现,数字游戏、数字影视、数字音乐等数字文化娱乐业态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的魅力。同时,数字文化创意产品也因其独特性和互动性,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
实景沉浸式娱乐业态。借助AI、全息投影等虚拟技术构建互动空间,打造智能化场景和沉浸式空间,如旅游景区的沉浸式游览项目,以及元宇宙体验等。实景沉浸式体验和剧本娱乐等新型业态的出现,彰显了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深层内涵,如陕西文旅推出的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长安十二时辰”、大型驻场演出《无界·长安》等。
在线文化娱乐产业。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催生了在线文化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例如动漫游戏、网络文学、在线音乐、视频直播等业态,不仅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同时,电商平台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催生了文化电商这一新型业态,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使文化产品更加便捷精准地触达消费者,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提升了文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数字文化旅游融合产业。数字技术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催生了数字文化旅游这一新型业态,成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体现。通过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游客可以方便地获取旅游信息、预订旅游产品,甚至参与虚拟旅游体验。同时,文化旅游项目也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了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创意呈现,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平台。为了促进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各地纷纷建立了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平台,不仅为文化科技企业提供了研发、孵化、交易等一站式服务,还促进了产学研用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了文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构建大众平台、夯实体制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
记者:从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等维度看,科技创新如何赋能文化建设?
徐晓明:从实践层面看,科技创新在赋能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断促进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的创新和变革。
首先,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科技创新为文化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手段,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使得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更加高效、便捷和多样化,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提升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了文化生产方式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转型升级。例如,通过AI技术,可以实现文化内容的智能创作和智能编辑,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又如,3D打印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文化产品的制造更加精准和个性化。
其次,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科技创新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渠道和形式。例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型传播媒介的兴起,使得文化内容可以更加便捷地触达受众,实现跨地域、跨文化传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文化传播更加精准和个性化,更好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物联网、云计算等适应消费需求的新技术已广泛渗透至文化资源挖掘、内容生产、产品传播的各环节,延伸了文化价值链条,促进了文化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
再次,文化消费方式的升级。科技创新推动了文化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数字文化娱乐平台等渠道,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消费者还可以获得更加沉浸式的文化消费体验。可穿戴智能设备、高端文旅装备等终端型设备的不断应用,使得用户体验更加立体化、智能化。
记者: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应当着重做好哪些工作?
徐晓明: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构建大众平台、夯实体制机制等关键措施,进一步促进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新的活力。具体而言,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和科技在创新机制驱动下跨界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提高技术与文化产业的适配度,加强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的协同创新,推动二者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平台,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服务;鼓励文化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深入了解文化产业需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科技产品,同时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促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进而完善文化和科技融合价值链,培育发展新模式,提升整体竞争力。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形成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健全并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为文化和科技融合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加大对文化和科技融合项目的培育支持力度,推动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生态体系,加强科技企业与文化企业交流合作,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三是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全国文化资源数据库和文化创意素材数据库,加强算力、语料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文化和科技融合提供技术支撑;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平台,为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搭建交流合作、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的平台,为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培育更多优质文化产业园、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四是加强文化和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文化和科技融合需要既懂文化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要建立健全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开设文化和科技交叉学科,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高端人才创新工作室,加强高校、培训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这一战略支撑,培养一支既懂文化又懂科技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事业中来。 |